扬州网讯 (通讯员 韩科轩 记者 钱伟) 日前,在扬州邗江生物医药创新实验中心,200多箱全新一代腔镜吻合器经正装车发往各地方合作医院。这批“扬州造”医疗器械的背后,是元创医学技术(江苏)有限公司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深耕自主创新的生动实践。
“在2020年之前,国内电动吻合器市场95%被国外头部品牌占据,进口产品价格高、售后响应慢,导致医生和患者都很被动。”元创医学董事长兼总经理袁镇时说,为彻底改变受制于人的情况,公司咬牙投入2000多万元,联合武汉协和医院博士团队组建起一支医工结合研发小组。
“医生懂临床缺点,但缺工科思维;我们懂器械研发,却难窥手术室里的门道。”袁镇时说,团队成员当时在手术室长时间蹲点观察,把进口吻合器的缺点记下:钉仓更换麻烦、钛钉成钉易偏移、切割时出血多……随后历时两年,研发小组将这些缺点一一攻克,2022年拿到了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国产吻合器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走进元创医学的洁净生产车间,只见工人正将组装好的吻合器枪头放入检测设备,屏幕上实时显示着钉合力度、切割精度等数据。“你看这些吻合器,工作原理就像订书机,但手术中的‘装订’容不得半点差池。”袁镇时拿起一件产品告诉记者,公司设计了可整体更换的枪头组件,用完就扔,绝不留下病毒交叉感染的机会。此外,元创医学生产的吻合器通过钉仓表面防滑凸点、水滴形钉槽等设计,直接解决了“钉子钉歪”的临床难题。
吻合器生产环节的“较真”更显“企业良心”:元创医学自建的纯化水系统让清洗用水达到注射级标准;从钛钉原料到成品出库,20多道检测工序确保初始污染菌“零超标”。“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把安全做到极致。”袁镇时说。除了国产吻合器,元创医学研发实验室里的一台等离子低温切割器样机同样体现了自主创新的匠心。“以前电刀切割时温度可高达300摄氏度,医生戏称手术室有‘烧烤味’。”袁镇时介绍,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将切割温度降到40至70摄氏度,不仅比拟冷刀切割的精准,还能减少人体组织损伤。
“吻合器是‘入场’,等离子切割是‘延伸’,未来还要布局更多微创外科医疗器械。”袁镇时透露,公司目前已储备50多项专利,其中18项为发明专利。
市场的认可是对自主创新最好的肯定。目前,元创吻合器已中标国内29个省市的集中采购项目,在国内多家重点医疗机构,元创的产品也从“试用”变成了“常用”。